查看原文
其他

新闻奇兵中新社 春华秋实七十年

小牛工作室 庖丁解news 2023-03-14


2022年9月23日,在中新社建社70周年之际,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,向中新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祝贺,全体中新社员工倍感振奋、备受鼓舞。



1952年9月30日,《人民日报》刊登了中新社成立的消息。


10月1日,中国新闻社正式开始播发新闻。当天,中国新闻社向海外发出了第一篇新闻稿——《首都国庆节举行隆重阅兵仪式》,开始向海外华人华侨传播“中国声”“家乡音”。

 

 1952年《人民日报》刊登的中新社成立的消息




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系列口述历史

纪录片《风华》





第一集《中新风来》


第二集《中新风格》


第三集《中新风华》

 

 


 1952-2022

中新风来 其始亦简  

 

1952年,刘少奇建议将这家新建立的通讯社命名为“中国新闻社”。中国新闻社,是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,以海外华侨华人、港澳同胞、台湾同胞和与中国有关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家通讯社。


初创之时,廖承志明确提出中新社要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。他说,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相结合,爱国和爱当地人民相结合,这是中新社工作的主要内容


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廖承志


当时中新社刚成立,还没有独立的办公地点,就在华侨事务委员会院里边的两间房子里办公。


中新社广播部在新华社。1956年以后我们盖起一座办公楼,和华侨事务委员会同在王大人胡同,现在叫北新桥三条,之后把在新华社办公的广播部搬过来,这时候就更像一个新闻机构了。


(宋秉钧,中新社原副总编辑,1953年到中新社工作)


当见习记者时候还不懂怎么采访和写新闻


老记者带我们到百货公司绕了一圈,回来就问我们看见什么了 我们说好像什么也没看见他说“这不行,当记者要敏感百货公司卖罐头,上海的罐头在降价,人都排队


我们都没看见,这是不敏感。他说你看排队买罐头,作为记者,你就应该明白其中的新闻价值


就这样我才一步步明白了怎么写新闻


(苏戈,中新社原专稿部文艺记者,1954年到中新社工作)


腿勤、嘴勤、手勤。


我骑自行车一个多钟头去石油部采访,甚至有时候就在他们食堂买饭吃。


我可以为一条稿子等到晚上11点,等着他们告诉我们结果怎么样。因为海上采油不确定性比较多,我就在那等。


我最后写出了一个综述,居然跟他们在会上发布的信息很吻合。记者就得深入去了解,你掌握材料越多,综合起来的时候就有全貌了。


(李伟,中新社政文部原副主任,1967年到中新社工作)

 


 1952-2022

中新风格 独树一帜



改革开放后,中新社迎来了发展契机。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加入中新社。他们思想开放,敢想、敢拼、敢干,为中新社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,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报道风格。

 

得益于历史传承与外宣定位,中新社的报道在众多新闻机构中个性鲜明:淡化政治说教、放下机械宣传、以海外媒体和海外受众容易接受的亲和口吻有效地传递中国声音。


在1982年中新社成立三十周年之际,邓颖超同志和廖承志同志分别在贺信中指出:中新社在对外宣传方面发挥“独特的作用”,是“我国新闻战线的奇兵”。


廖承志1982年在中新社建社三十周年题词:“中新社是我国新闻战线的奇兵”


中新社报道逐渐形成“官话民说、中话西说、长话短说、空话不说”的中新风格,稿件在海内外广受欢迎,影响力与日俱增。


我不是大学生,文化底子薄。但是我敢跑也愿意跑,不懒。


我去采访之前要到资料室翻腾个底朝上。我得把前前后后都搞清楚了,我才去采访。我多花一点功夫,但是我也多得到一些好处。


(哈崎,中新社原研究部副主任,1960年进入中新社工作)


你要适应国外读者的特点,选择你要报道的内容。写法上面也不能像国内一样,国内在解放以后,讲土地改革等等,这些词汇外面看不懂。


不要调子那么高。


中新风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最重要的是在服务海外受众、深耕海外中国的实践当中,我们才逐步的形成了中新风格,这是实践的源头。


第二个源头是思想的源头,一个是有廖承志这样中新社的开创者。


另一方面就是“文革”之后,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,党中央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,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个报道的基调。


中新风格可以简单概括为:“官话民说、中话西说、长话短说、空话不说”,这个是比较典型的中新风格。


(章新新,中新社原社长,1980年到中新社工作)


中新风格的“短快活”“二五八”“勤真思”,不过就是离新闻规律近了。越贴近传播规律,即新闻本身的规律,那么你这稿子就越好看。


(田惠明,中新社原副总编辑,1982年到中新社工作)

七十年了,我们回顾中新社走过的道路,我认为最珍贵的资产、最重要的精神价值取向,就是始终坚持中新风格,始终坚持通讯社的基本职能,始终坚持为海外华人华侨、海外华文媒体服务。



 1952-2022

中新风华 继往开来


进入新世纪,中新社的事业进入发展快车道。2000年1月1日,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在新世纪的第一天创刊,以其敏锐、深刻、犀利、独到的精神坐标独树一帜。


2001年9月,中新社在南京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。华文传媒论坛每两年举办一届,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届。


2015年8月,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

作为主要为海外华文媒体提供信息服务的通讯社,中新社成功搭建了“世界华文传媒论坛”这个开放性、国际性、高层次的舞台,为全球华文媒体的交流合作、友谊联络提供了平台。


“世界华文传媒论坛”的成功举办,第一是奠定了中新社华文传媒“领头羊”的地位,第二是把中新社的业务拓展了。


中新社不仅要提供新闻信息服务,还要做好华文传媒和华人华侨的心理情感上的服务,这个非常重要。


(夏春平,中新社原副社长,2000年调入中新社工作)


我能为发现秦始皇兵马俑作出贡献,这有一个机遇问题。


可是,如果没有新闻记者的敏锐,没有对历史知识的积累,没有年轻人敢于追求的精神,再好的机遇也是会错过的。


(蔺安稳,中新社原副总编辑,1969年到中新社工作)


做对外报道要知己知彼。知己可以是两个层面的意思,一个就是说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要能够有比较透彻的了解,还有一个层面是自己对自己要了解,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、短板是什么。


知彼,就是要对你的供稿对象有很清楚的了解。写出的稿件在坚持你的立场、讲好你的故事的前提下,要尽量去适合供稿对象的特点。


(王丹鹰,中新社香港分社原总编辑,1990年调入中新社工作)


别忘了咱们的责任,咱们的宗旨就是要为国家、为全民族、为全世界的华人华侨服务。


(周秉德,中新社原副社长,1994年调入中新社工作)


 

中国新闻社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凝结了一代代中新人的心血。


如今,中新社已建成多渠道、多层次、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,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版面、图表、网络、新媒体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,用户遍及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,形成了涵盖海外主要华文媒体的全媒体客户网络。


站在70周年的新起点,中新社这支新闻战线的“奇兵”,将依然竭诚为海外华文媒体服务,作为他们的好朋友、好伙伴,致力于建设全球华文媒体的“精神家园”。

 

视频:海内外分社共贺中新社建社70周年


参考文献

《中国新闻社辉煌六十年》

《家国印记·中国新闻社成立六十周年摄影作品集萃》序

 编辑:魏园



推荐阅读

中新社70年丨58年前,中新社专访了李四光……

中新社70年 | 从47个开始,走向新闻方阵最前排

中新社70年|以诗祝寿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